最近看到好几个500、600万的三农自媒体账号解散,甚至连1200多万粉丝的账号念乡人周周也宣布停更。
(资料图片)
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不赚钱还持续亏损,最终宣布解散了。
三农的赛道我一直比较关注,因为我也曾经回过农村想尝试做三农类型的自媒体。
毕竟许多人都有深厚的三农情节,而且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大,农村生活类的短视频既解压也治愈。
但是如今做三农账号,却是难上加难,养不活团队注定是常态。
01 2020年前是三农的爆发期
我回农村的时候时间已经很早了,那是2016年头条的三农鼻祖——欢子TV刚刚起来。
你如果在2015年、2016年做三农短视频,完全属于无人之地狂奔的状态。
因为那时候大家的目光还在公众号上,公众号图文内容正值当打之年。
而短视频、长视频还未深入人心,甚至到了2017年的时候,做的人还很少。
多数三农的玩家是从2018年才开始入局的,但短短两三年时间,头条、西瓜、抖音三农创作者就达到了顶峰。
几乎是拖家带口都在拍三农,又因为2020年疫情开始,所以三农的拍摄更深入人心。
02 拍三农视频曾经年入百万
如果你在2020年以前拍摄三农类的短视频,其实是很赚钱的。
那时候,一条爆款视频收入上万都很有可能,七八百上千块是常态。
其一创作者的竞争还不算激烈,其二用户对三农短视频的内容消费激增,其三平台对内容、流量的扶持增加。
而且还有国家层面的扶贫、脱贫政策要求,平台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做脱贫、助农,所以会给很多流量。
因此,一个三五十万的博主,从2018年到2020年拍摄短视频,收入百万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
但这有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,就是三农作者的收入来源十分单一。
真正正儿八经拍摄三农生活的,今天锄地,明天挖笋、后天种草,只能靠视频流量变现。
其一接广告没有合适的,其二自己带货又没有好的产品和物流条件,其三没有其他变现路径。
03 赚钱真的不够分阿
其实三农博主停更不是现在才发生的,因为收益太单一了,就连千万粉丝的博主——王刚老师也没有把重点放在拍摄上。
其一,虽然大家在早些年尝到了赚钱的甜头,但是从2022年左右开始,许多自媒体的收益开始下降了。
一方面广告主没钱了,另一方面收益规则调整了。比如村长写一篇10w+的内容,收益就二三十块钱。
其二,很多百万以上的三农账号,团队至少四五人。一般三农都是夫妻、姐弟、同村兄弟等等。
除了主人物外,还有拍摄人员,有的甚至还有客服之类的。
平均一人算五千,四个人的收入就要2万了,关键是平台还要代扣20%的税,所以视频收益至少要2万以上才可以。
而现在许多三农的视频拍摄,设备成本的投入就要十万了,都是高清镜头。
再加上各种食材、交通成本之类的,只有两三万肯定是不够的。
如果只是算一两个人,这个收入还算过得去,但算上团队,也许不亏,但真的一点都不赚钱。
其三,许多三农团队受限于操盘经验的影响,除了卖点家乡土特产就想不到其他了。
没有做账号矩阵的思维,也没有优质的直播带货供应链资源和意识。
我很少看到三五百万的三农博主每天持续性带货的,偶尔受一些品牌方邀请参与一些。
也很少看到一些三农博主真正把赚到钱的钱去做实业的,比如线下开店、搞农副产品供应链等等。
多数赚到的钱,就是买车买房建房,整个商业变现的能力远不如一个三五十万的小网红。
04 三农还能拍但赚钱更重要
那么问题来了,现在做三农还来得急吗?还能赚钱吗?
我的回答是肯定还能做,而且按照目前的经济形式、文化形态,越往后三农类的作者还有一波空间。
但最大的问题在于,三农的入局门槛会逐步提高。
1、内容方面,还是拍老掉牙的内容肯定不行,场景也许没变,但是拍摄的形式、故事得升华。
2、人员方面,什么普通打工人回农村这种不适合了,适合那些会文案、懂设计、有创意的人去拍。
3、变现方面,单纯靠流量收益肯定不行,所以要提前规划好,你回去之后卖什么?
是卖民宿还是卖与众不同的土特产?还是可以持续供应的土特产?
还是其他区别于当下的直播带货形式,虽然都是直播带货,但也许今晚的直播带货是在星空下,明天是在河边、雪地里等等。
4、团队方面,你要想好预算,是你一个人拍,还是两个人、三个人?
而你的存款可以支撑你的团队三个月还是半年?一年。
目前纵观整个互联网平台,以三农身份为主的超级头部主播是没有的,从主旋律的角度来说的确是缺失的。
不论是辛巴、李佳奇、三只羊、东方甄选等等,代表的还是都市人群的主播,而持续扎根农村、从头开始就有农村背景、内容的三农超级主播还是缺乏的。
所以机会肯定有,但对于团队的能力要求极高,哪怕是千万粉丝的三农博主也很少见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北冰洋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